郭恺主持生涯的第一个节目是《深度观察》。对于一个从未学过主持的90后女生来说,主持这样一个时事评论类节目,不免有些紧张和迷茫,怀疑自己是否驾驭得了。“一个多月的时间,有时候连续录两三天,一天录两三场,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,那个时候有一种不是自己的感觉。”一开始,郭恺不太清楚这是种什么感觉,直到看了柴静写的《看见》,她才找到能够准确形容这种感觉的文字——“那一刻就是灯光一照,身边的人不会提醒你该问什么问题,而是不断地有人说‘你的身子要侧45度’、‘你要照顾到这个机位’、‘你的头发要弄了’、‘你的衣服要拉一拉’。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倒还好,若是话题连自己都不是很感兴趣时,就会觉得很煎熬。”
但是这样的煎熬没持续多久,郭恺身上的“匪气”就逐渐占了上风。“土匪”有一种特质,就是天不怕地不怕,什么都不太当回事。“可能和不是主持专业有关,我没把这当成一个挺大的事,就感觉开始拍就拍了,除了时不时有人会提醒我没照顾到机位之外,我还挺放松的。”所以,即使是在那些业内资深的媒体评论人面前,郭恺也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显得幼稚。“因为害怕自己幼稚,就试图让自己的观点和专家靠拢,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幼稚的。”郭恺告诉记者,《深度观察》的常驻媒体评论员、《工人日报》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老师曾对她说,“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对抗专家的观点,不要觉得自己幼稚,主持这样的节目,不说错话的主持人才是最烂的主持人”。
有了前辈的提点,郭恺就越加能够名正言顺地问各种“幼稚”的问题。她说:“有时我会想,如果我是观众,我可能也会有很幼稚的问题想问,那我为什么不问呢?有的时候,专家可能已经说得很深入了,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让他们说得浅显一点。如果我能听明白,观众应该就能听明白。”
让郭恺能够不惧怕做一个会说错话甚至幼稚的主持人,她身上的那股“匪气”有不可磨灭的功劳。但“匪气”的功劳远不止于此。